— 該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達到持續(xù)應答率的主要終點和所有次要終點 —
— 整體安全性特征與索樂匹尼布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一致 —
— 計劃于中國提交監(jiān)管審批申請,已獲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 —
— 結果將提交于即將召開的學術會議供發(fā)表 —
香港、上海和新澤西州弗洛勒姆公園2023年8月21日 /美通社/ -- 和黃醫(yī)藥(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和黃醫(yī)藥"或"HUTCHMED")(納斯達克/倫敦證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今日宣布索樂匹尼布探索用于治療成人原發(f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的ESLIM-01中國關鍵性III期研究已達到持續(xù)應答率這一主要終點以及所有的次要終點。和黃醫(yī)藥計劃于2023年年底左右提交新藥上市申請。
索樂匹尼布于2022年1月獲中國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國家藥監(jiān)局")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用于ESLIM-01研究所探索的適應癥。作為用于防治嚴重危及生命的疾病,且尚無有效防治手段或與現(xiàn)有治療手段相比具有明顯臨床優(yōu)勢的創(chuàng)新藥物,國家藥監(jiān)局將索樂匹尼布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有鑒于此,索樂匹尼布用于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新藥上市申請或有資格獲得優(yōu)先審評資格。
ESLIM-01研究是一項索樂匹尼布在中國開展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III期臨床試驗,共納入188名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治療的慢性成人原發(f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研究于2022年12月完成患者入組。該試驗成功達到了其主要終點,即與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索樂匹尼布治療的患者的持續(xù)應答率取得了具有臨床意義和統(tǒng)計學意義的顯著改善。包括總體應答率和安全性在內的所有次要終點亦已達到。完整的研究數(shù)據(jù)將提交于近期的學術會議上發(fā)表。
索樂匹尼布是一種用于治療血液惡性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高選擇性的口服脾酪氨酸激酶("Syk")抑制劑。 Syk是Fc受體和B細胞受體信號傳導通路的關鍵組成部分。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是一種導致出血風險增加的自身免疫疾病。令人鼓舞的概念驗證數(shù)據(jù)已于2021年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1]上公布,并于 2023 年 6 月發(fā)表于《柳葉刀 · 血液病學(The Lancet Haematology)》。[2]
和黃醫(yī)藥研發(fā)負責人及首席醫(yī)學官石明博士表示:"慢性成人原發(f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是一種可能長期存在的異質性疾病,并且仍然非常需要新的治療方法。索樂匹尼布為這些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種治療的患者提供了一種潛在的新療法。我們非常高興看到 ESLIM-01 研究取得積極結果,并感謝參與這項研究并幫助實現(xiàn)這一成就的患者、他們的家人以及醫(yī)護人員。"
ESLIM-01研究的聯(lián)合主要研究者及科學指導委員會成員、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yī)院楊仁池教授表示:"該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和所有次要終點,同時表現(xiàn)出良好的耐受性以及每日一次口服給藥的便利性,我對索樂匹尼布可能成為一種潛在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治療選擇,為患者尋求更好的生活帶來希望感到樂觀。"
研究的聯(lián)合主要研究者及科學指導委員會成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胡豫教授表示:"許多復發(fā)性或難治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因為疾病以及管理他們的用藥背負沉重的負擔。 我很高興有機會為我們的患者提供另一種治療選擇,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疾病。"
關于索樂匹尼布
索樂匹尼布是一種新型、選擇性的Syk抑制劑,每日一次口服用藥。Syk作為B細胞受體和Fc受體信號傳導通路中的一個關鍵蛋白,是多種亞型的B細胞淋巴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成熟治療靶點。
于《柳葉刀 · 血液病學》上發(fā)表的中國I/II期研究結果顯示,索樂匹尼布為經(jīng)治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帶來快速且持久的血小板計數(shù)改善。在接受每日一次300mg的II期臨床試驗推薦劑量("RP2D")的20名患者中,8名(40%)患者出現(xiàn)持續(xù)應答,即在研究的第14至24周期間,6次隨訪中至少有4次的血小板計數(shù)大于或等于50x109/L。所有20名患者既往均曾接受過糖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其中15名既往曾接受過血小板生成素或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治療。在研究的前8周內接受RP2D治療的16名患者的出現(xiàn)應答(定義為首次血小板計數(shù)達到大于或等于30x109/L)的中位時間為1.1周。41名在研究的第24周期間接受任何劑量治療的患者中,3名(7%)因治療期間不良事件(TEAE)導致劑量減少或中斷,但未出現(xiàn)停藥。截至整個研究的24周內,未出現(xiàn)發(fā)生于超過一名患者的3級或以上治療期間不良事件。
索樂匹尼布目前正在臨床研究中,其安全性和療效尚未得到任何監(jiān)管機構的評估。
和黃醫(yī)藥目前擁有索樂匹尼布在全球范圍內的所有權利。除了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外,索樂匹尼布用于治療溫抗體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NCT05535933)和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CT03779113)的研究亦在進行中。
關于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表現(xiàn)為血小板受免疫性破壞以及血小板生成減少。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患者有著更高的過度出血和瘀傷風險。[3]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還與疲乏(成年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中報告率多達39%)和生活質量受損有關。[4],[5],[6],[7],[8] 成人原發(f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發(fā)病率估計為每年每10萬成人中有3.3名,患病率為每10萬成人中有9.5名。[9] 根據(jù)上述患病率數(shù)據(jù),中國估計約有 110,000 名原發(f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在除中國以外的主要醫(yī)藥市場中,據(jù)估計有多達 145,000 名慢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10]
成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是一種異質性疾病,即使接受現(xiàn)有最佳治療,仍可持續(xù)數(shù)年,并且治愈率較低。盡管現(xiàn)時已有數(shù)種不同作用機制的治療方法,但慢性疾病仍是一個難題。許多患者出現(xiàn)耐藥性而容易復發(fā)。[11] 因此,目前仍有大量對現(xiàn)有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人群,急需新的治療方法。
由于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血小板破壞是和Syk調控的細胞吞噬與Fcγ受體結合的血小板有關,因此Syk抑制劑可能成為頗具前景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療法。[12]
關于和黃醫(yī)藥
和黃醫(yī)藥(納斯達克/倫敦證交所:HCM;香港交易所:13)是一家處于商業(yè)化階段的創(chuàng)新型生物醫(yī)藥公司,致力于發(fā)現(xiàn)、全球開發(fā)和商業(yè)化治療癌癥和免疫性疾病的靶向藥物和免疫療法。集團旗下公司共有約5,000名員工,其中核心的腫瘤/免疫業(yè)務擁有約1,800人的團隊。自成立以來,和黃醫(yī)藥致力于將自主發(fā)現(xiàn)的抗腫瘤候選藥物帶向全球患者,其中首三個創(chuàng)新腫瘤藥物現(xiàn)已在中國獲批上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訪問:www.hutch?med.com或關注我們的領英專頁。
前瞻性陳述
本公告包含1995年《美國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安全港"條款中定義的前瞻性陳述。這些前瞻性陳述反映了和黃醫(yī)藥目前對未來事件的預期,包括對索樂匹尼布用于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的治療潛力的預期以及索樂匹尼布針對此適應癥及其他適應癥的進一步臨床研究計劃。前瞻性陳述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此類風險和不確定性包括下列假設:臨床試驗的時間和結果發(fā)布的預期、支持索樂匹尼布在中國或其他地區(qū)獲批用于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或其他適應癥的新藥上市申請的數(shù)據(jù)充足性、獲得監(jiān)管部門快速審批或審批的潛力,索樂匹尼布的安全性。和黃醫(yī)藥為索樂匹尼布進一步臨床開發(fā)計劃及商業(yè)化提供資金并實現(xiàn)及完成的能力以及新冠肺炎對整體經(jīng)濟、監(jiān)管及政治狀況帶來的影響等。當前和潛在投資者請勿過度依賴這些前瞻性陳述,這些陳述僅在截至本新聞稿發(fā)布當日有效。有關這些風險和其他風險的進一步討論,請查閱和黃醫(yī)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和AIM提交的文件。無論是否出現(xiàn)新訊息、未來事件或情況或其他因素,和黃醫(yī)藥均不承擔更新或修訂本新聞稿所含訊息的義務。
內幕消息
本公告包含(歐盟)第596/2014號條例(該條例構成《2018年歐洲聯(lián)盟(退出)法》定義的歐盟保留法律的一部分)第7條規(guī)定的內幕消息。
[1] ASH = 美國血液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2] Liu X, et al. Sovleplenib (HMPL-523), a novel Syk inhibitor,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China: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1b/2 study. Lancet Haematol. 2023;10(6):e406-e418. doi:10.1016/S2352-3026(23)00034-0 [3] Zufferey A, Kapur R, Semple JW. 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 Mechanisms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J. Clin. Med. 2017, 6(2), 16. [4] McMillan R, Bussel JB, et al. Self-reporte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adults with 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m J Hematol. 2008 Feb;83(2):150-4. [5] Snyder CF, Mathias SD, Cella D, et 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patients: results from a web-based survey. Curr Med Res Opin. 2008 Oct;24(10):2767-76. [6] Doobaree IU, Nandigam R, Bennett D, et al. Thromboembolism in adul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 J Haematol. 2016 Oct;97(4):321-30. [7] Sarpatwari A, Bennett D, Logie JW, et al. Thromboembolic events among adult patien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the United Kingdom General Practice Research Database. Haematologica. 2010 Jul;95(7):1167-75. [8] Sarpatwari A, Watson S, Erqou S, et al. Health-related lifestyle in adults and children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Br J Haematol. 2010 Oct;151(2):189-91. [9] Lambert MP, Gernsheimer TB. Clinical updates in adult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Blood. 2017 May 25;129(21):2829-2835. [10] Clarivate Landscape & Forecast for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2018. [11] Provan D, Arnold DM, Bussel JB, et al. Update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report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Blood Adv. 2019;3(22):3780-3817. [12] Crowley MT, Costello PS, Fitzer-Attas CJ et al. A critical role for Syk in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phagocytosis mediated by Fcγ receptors on macrophages. J. Exp. Med. 186(7), 1027–1039 (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