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媒體:疫情是危機但也可能是轉機,新應用、新商機受關注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沖擊,臺灣媒體同樣聚焦疫情的發(fā)展。最近,美通社采訪了來自金融財經、科技、娛樂行業(yè)的部分資深記者和編輯,探討在疫情期間,什么樣的題材、新聞稿內容最能引起媒體關注及報道。部分媒體表示,此次疫情是危機,但也可能是轉機。
Chris Chung
《INSIDE》科技新創(chuàng)編輯
目前《INSIDE》雜志鼓勵員工可以在家進行遠程工作,采編會議改由線上遠程進行,采訪工作則通過電話訪問,社群媒體的訊息也成為當前記者關注行業(yè)動態(tài)、疫情發(fā)展的渠道。
這次疫情我們相當關注因防疫延伸出來的科技議題,例如我們之前想向讀者介紹如何遠程工作,即使此類技術我們在年前就已經探討,但一直未真正實踐。隨疫情發(fā)展,人們利用科技在家工作變?yōu)楝F(xiàn)實。此外,公司及工作內容重組及分工,相關軟件的應用也是我們感興趣的話題。除了新型冠狀病毒,未來天災或其他緊急問題都可能會運用到這類科技來做各方面的溝通。
莊正賢?
《萬寶週刊》主編
自1月以來,疫情已影響整個產業(yè)鏈,媒體在內容生產時更注重即時性,讀者偏好的內容也緊扣與疫情相關的產業(yè)。
危機即是轉機。在這次疫情中,我們面臨著產業(yè)轉型,有些新興產業(yè)順勢而生,例如近期大家都在使用zoom ,其股票也有非常明顯的漲幅。若公關們可以把目標及重心轉向疫情所帶來的新商機,如外送產業(yè)、視訊平臺、服務器如何在多人使用下仍順利運作等議題,會引起我們的興趣。
毛凱恩?
《遠見雜志》科技記者
遠端會議為科技業(yè)帶來影響,同樣也在教育界發(fā)生變化。近期已有許多學校開始使用線上教學,學校提供知識方式不再局限于教室。這次疫情擴散全球,對各國經濟影響而衍生的社會問題也一一浮現(xiàn),如美國政府提出2萬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劃,若公關們把議題也導向教育及政治,對我們來說都是很有吸引力的話題。
近期企業(yè)為避免群聚感染,記者會活動相繼取消或延期,而記者的采訪行程也相對減少。
Angus Huang
《鏡週刊》娛樂記者?
娛樂線的我們還是主要關注藝人和藝文活動。因疫情延期或停拍的戲劇、電影,藝人因防疫的關系失去工作……公關們可以把焦點聚集在此。疫情期間,有些演唱會、音樂等活動都被迫取消。我們也想知道目前5月舉辦金曲獎會否因為疫情持續(xù)取消或延期。在疫情下,文藝活動有什么防疫措施,比如之前澳洲音樂家來臺演出確診COVID-19,此類話題記者也很關注。
雖然很多線下活動已經取消,不過線上直播(Live Streaming)的活動開始成為目前娛樂行業(yè)的傳播方式。
吳凱中
《UDN》電腦科技記者
在當前的疫情之下,對于產業(yè)帶來相當大的變化和沖擊,但疫情也開啟了新的商機。以電腦產品來說,公關在與媒體合作時可推廣或發(fā)布與疫情相關的軟、硬件產品。疫情對我們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各項物品的缺貨,例如這次的口罩搶貨潮使得官方推出手機應用來緩解蜂擁的購買人潮。此外,疫情也影響工廠是否照常運作,原料成本,運輸是否受阻或延后,這幾項因素都是我們一直關心的議題,公關可在新聞稿中酌情考慮。
作者:Jason Yi,?美通社臺灣的受眾拓展專員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美通說傳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ganyuanhong.cn/blog/archives/2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