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9月1日 /美通社/ -- 教育,貫穿人的一生,是一個亙古通今、常談常新的話題。當下,我們重視教育,但對教育的認知和實踐卻時常狹窄,往往把教育局限在學校的范圍內,期待學校能解決所有問題。我們是否該重新凝視聚光燈照不到的角落,思考什么構成了教育,什么影響了教育?我們期待怎樣的孩子,期待怎樣的未來?
帶著這樣的疑問和思考,在新學年開學之際,新東方與TEDxHaidian合作舉辦了一場與眾不同的跨學年演講,期望以更高的視角,從不同的維度來認識教育、理解教育、影響教育,引發(fā)人們對教育的全面關注和深思。
眾所周知,好的演講能夠讓思想和觀點直抵人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演講是新東方的固有基因,口才出眾、觀點犀利、勵志幽默是很多人對新東方老師的認知,新東方甚至有演講師這樣一個獨特的職位和稱號。20多年來,包括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CEO周成剛,名師艾力、董仲蠡等在內的眾多新東方演講達人,通過成千上萬場振奮人心的演講,傳遞著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鼓舞著一代代大中學生勇敢追求夢想。
同時,新東方堅定地認為,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提升成績,更重要的是育人: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激發(fā)每個孩子的潛能,促進每個孩子的全面成長。所以新東方一直倡導全人教育,并提出“終身學習,全球視野,獨立人格,社會責任”教育理念,在教育實踐中啟發(fā)、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喚醒他們學習和成長的內在動力。孩子的成長也需要全方位的關注,新東方也在積極探索家庭教育、素質教育、國際教育、鄉(xiāng)村教育、互聯網教育等不同教育領域,為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和教育的進步創(chuàng)造豐富的土壤。
而TED作為以思考激發(fā)創(chuàng)新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打造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演講平臺,簡短有力的18 分鐘演講形式甚至改變了主題演講的藝術。經TED官方授權,在海淀區(qū)獨立舉辦的TEDx組織TEDxHaidian,地處北京的文化中心,這里有全國最豐富的教育資源,是最高科技的研發(fā)基地,教育是TEDxHaidian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對教育的全面關注和對教育的創(chuàng)新思考,讓新東方作為活動戰(zhàn)略合作伙伴和TEDxHaidian走到一起,促成了這場以“EDU”為主題的演講盛宴。
8月31日下午,500名觀眾集聚中國國家圖書館藝術中心,資深主持人、調研記者冀陽與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全球杰出青年黃爾諾共同為“EDU”跨學年演講拉開帷幕。隨后9位講者分別從E(Enigma)、D(Dream)、U(Unique) 三個維度闡釋教育的核心,其中多數嘉賓并非教育從業(yè)者,他們也帶來了審視教育的全新視角。
Enigma:一個人是一個謎
什么才是親子教育的理想狀態(tài)?資深公關專家程瑞芳選擇了一條與一般人不同的路線 -- 做自己孩子的采訪者。通過多角度提問式的交流,讓孩子自己探索答案,認識其內心世界的真實樣貌。一個人唯有尋找到真正的自驅,才能滿懷信心,走向屬于自己的未來,這樣才是自己的人生。
啟行營地教育創(chuàng)始人趙蔚,認為家長對孩子的學業(yè)異常苛刻,卻一次次地忽視同樣重要的情感教育?!疤剿鲗W習”從來都是人類的屬性之一,如此堆砌知識的深井,與教育的本質背道而馳。營地能夠為孩子和家長提供多維度的個人評價模式,與最接近真實社會的交流場景,但我們仍應意識到:家庭的地位尤為特殊,它不是孩子的第二個學校,而是孩子的緩沖地區(qū)。
奇葩說選手、辯論詩人席瑞則從當下熱門的性別議題展開討論,我們總被教育男生要陽剛,女生要溫柔。這樣的性別標準,歸根到底都是以男性氣質作為絕對的準則,為繼續(xù)建設絕對主導的男權社會所服務。直到今天,種種性別標簽依然在被四處張貼。我們不奢望當前的會能對性別問題迅速做出補救,但至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夠不再被“教育”男性/女性應該變成怎樣,而是被教導: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
Dream:夢,撥開迷霧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達摩院城市大腦實驗室負責人華先勝在演講中表示,人類教育在數百年間,幾乎沒有任何開創(chuàng)性的改變。教育的指標可以分為五類,分別是“快樂”、“高效”、“經濟”、“高質”與“貼心”。從這五個方向出發(fā),讓人與技術相互成就,得到最好的發(fā)揮,這樣,那些可能只會在科幻片中出現的高效學習模式,終將成為現實。
鄉(xiāng)村教育公益的踐行者陳丹,將觀眾的視角轉向了鄉(xiāng)村。我們印象中的鄉(xiāng)村教育是什么樣子的?破舊不堪,渴望各種物資援助?但隨著一次次的走訪,陳丹發(fā)現,鄉(xiāng)村教育對多元課堂的需求才是主要的。中國鄉(xiāng)村教育已經走了太多彎路,要打破現有鄉(xiāng)村教育的怪圈,須從當地真實的生活與文化情境出發(fā),降低那遙不可及的距離感,守護孩子們詩意成長的童年。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研究生李浩源是一位碎片化系統學習的踐行者,“抖音、快手、微博、小紅書”,這是他因疫情被迫居家時,所發(fā)現的學習做菜的好平臺。這樣的親身經歷,令他發(fā)現,隨著短視頻產業(yè)的爆發(fā),人們的生活習慣正在改變。目前,仍有不少人會去抨擊短視頻浮躁又缺乏營養(yǎng),但他還是對短視頻學習表示了認可:雖然短視頻不會顛覆教育,但它必然會改造教育。大眾應充分利用短視頻及碎片時間,實現全天候全內容的學習。
Unique:成就每一種獨特
獨立評論員、知乎大V馬督工是一位00后學子的父親,他指出,鮮活的數據表明,我國的新生兒已經越來越少了?,F在的家長被養(yǎng)育壓力逐漸拖垮,甚至不敢生孩子。說到底,生育壓力也是階級壓力,家長可能無力改變,但應當敢于面對。同時,社會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實現“社會化撫養(yǎng)”。或許這不是最好的辦法,但希望大家也能夠思考自己的方案,不要被傳統所束縛。
中國當代藝術策展之母陸蓉之的演講主題為“按下重啟人生的button”。 “70歲的寶藏萌奶奶”陸蓉之,即使從小生活在被人推著成長的環(huán)境之下,她的人生總是在準備重啟、準備迎向任何一種不一樣的未來。面對不同的人,很自然地產生“鏡面反射”,不被“我是誰”所限制。如今疫情當前,與其被迫轉換跑道,不如主動嘗試新的領域,同時接受一些非常規(guī)教育。只要我們積極樂觀,不循規(guī)蹈矩,合理利用所有的資源,理想結果不過是又一個必然結果罷了。
程何是中國目前唯一的全職音樂劇譯配,她從中文與其他語種的一大不同,在于它擁有韻律講起。母語會給我們帶來更深的感同身受的感覺。一部戲劇,若無法徹底與它的語言聯結并產生共鳴,它就是不完整的。作為音樂劇譯配,程何一直都在為中文音樂劇的共鳴所努力,而其他每一個使用母語工作的個體,也都有著教育社會、喚起母語之共鳴的義務。
教育的誕生距今已有數千年,教育的本質和內核未曾改變,但教育的形式和體驗正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日新月異。在課堂之外,新東方也在不斷探索以更多元、更符合當代人特點的形式來賦能“教育”的過程,以影響更多的人,盡力實現最大化的公共價值。如2017年起,新東方發(fā)布《遠方》《學習者之歌》等系列品牌主題歌曲,以音樂為媒介觸達和打動年輕人,激勵他們努力實現更好的人生;2018年起,新東方連續(xù)兩年在全國舉辦“遠方音樂節(jié)”巡演活動,為大學生搭建展現自我的舞臺,讓他們在參與中釋放自我,更加積極的思考音樂和社會活動等對于自身全面成長的意義;2018年,新東方還聯合著名藝術家解勇,打造主題為“學習鑄造人生”的裝置藝術展,以藝術形式“喚醒”大眾在新時代的學習意識和熱情。此次新東方與TEDxHaidian合作舉辦EDU跨學年演講,是兩個具有演講基因的品牌強強聯合,釋放更大的影響力,用更具吸引力的TED演講形式來引發(fā)公眾全面關注教育內涵,思考教育給未來帶來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