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觀察報記者 劉青山
2015年1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京舉行國家科技獎勵大會。此次大會獎項眾多,其中有一支團隊令人矚目。這個團隊就是“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研發(fā)與應用”項目組,此次他們拿到了“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這也是海洋石油工業(yè)迄今為止獲得的國家科技進步最高獎項。為保持該獎項名實相符,這一獎項曾多年空缺。
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是由中國海油全額投資,我國首座自主設計、建造的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中國海油擁有該型平臺自主知識產權。企業(yè)觀察報采訪了解到,這座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最大作業(yè)水深3000米,鉆井深度可達1萬米,平臺自重超過3萬噸,從船底到井架頂高度為137米,相當于45層樓高。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玉普、馬永生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評審專家曾評價說,這一鉆井平臺的建成打破了我國海洋油氣勘探只能在300米水深作業(yè)的歷史,是海洋石油工業(yè)的重大突破,極大提升了深水油氣勘探開發(fā)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那么,中國海油是如何拿到這一大獎的呢?
對此,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董事長王宜林表示,這得益于中海油對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的一貫重視,以及一套較為完備的科技創(chuàng)新體制。“在中國海油30多年的發(fā)展實踐中,科技始終是重要驅動力量。”
王宜林說,未來中國海油將加快推進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發(fā)揮科技創(chuàng)新對產業(yè)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量身定做征服南海
海工裝備產品個性化很強。以深水鉆井平臺為例,每一個用戶都會根據作業(yè)區(qū)域的水深、風向、風力、油層等提出具體要求。
南海是我國最深、最大的海,整個南海盆地群油氣儲量占我國油氣總資源量的1/3。其中,70%蘊藏在水深超過300米的深海區(qū)域和1500米的超深水區(qū)域。
然而,南海的自然條件之惡劣,讓幾代人望“海”興嘆。南海地處亞熱帶和熱帶地區(qū),雨量豐沛,波浪較大,臺風頻繁,幾乎全年都有臺風。平均超過1000米的水深,也給油氣開采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
“水深增加,要求隔水管更長、鉆井液容積更大,以及設備的壓力等級更高,隔水管與防噴器的重量等均大幅增加,所以必須具有足夠的甲板負荷和甲板空間。”超深水半潛式鉆井第一任平臺經理鄧明川介紹說,深水區(qū)域水溫低,但井底卻有可能是高溫,也給鉆井帶來系列難題。
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項目組總經理林瑤生表示,針對南海的獨特環(huán)境,設計團隊采用南海百年一遇的風浪參數作為設計條件,又用二百年一遇風浪參數對平臺的總強度和穩(wěn)性進行校核,該環(huán)境參數相當于17級臺風風速,提高了平臺抵御環(huán)境災害能力。
同時,該平臺配置了世界上強度最高的R5級海洋工程系泊鏈。林瑤生介紹說,該平臺在調試過程中遇到了兩次強臺風的襲擊,風力超過15級,拋錨狀態(tài)下的平臺在臺風襲擊過程中安全狀況良好,沒有位移,R5錨鏈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為適應平臺在南海遠離陸地、補給困難的要求,該平臺的最大可變載荷達到了9000噸,為應對各種突發(fā)狀況預留了足夠的空間。
挪威船級社評價稱,該項目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中國頂級,它的成功實施使中國海油成為中國高新技術的引領者。
雙層創(chuàng)新體系
王宜林認為,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不僅在國家“海洋強國”戰(zhàn)略中具有重要意義,還為我國海洋石油工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和相關制造業(yè)升級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直以來,高投入、高技術、高風險的深水油氣勘探裝備核心技術掌握在少數發(fā)達國家手中。近幾年來,盡管中國海工裝備行業(yè)有了長足進步,但仍然無法回避核心技術缺位的沉重現實。
為了真正掌握核心技術,中國海油走過了一條艱難的創(chuàng)新道路。
2006年起,中國海油聯合國內諸多海洋工程領域優(yōu)秀研究單位的力量,組成了160多人的“海洋工程國家隊”。由于是從零起步,研發(fā)團隊不得不參考了外國船型。然而,一方面外國不肯開放核心技術,另一方面南海海域獨特性很強,研發(fā)團隊只能將繼承創(chuàng)新和原始創(chuàng)新相結合。
在吸收其他平臺設計經驗的基礎上,研發(fā)設計人員對參考船型進行了持續(xù)改進。比如,研發(fā)人員將動力系統由DP-2改為DP-3,可變載荷由7000噸調高至9000噸,同時大幅度提高推進器等設備的能力,并重新調整錨鏈的設計。
據統計,6年時間里,中國海油先后組織國內百余家單位5000余人參與了平臺的研究、設計、建造、調試和運營。
突破性進展一方面源于中國海油對科技工作的重視,一方面源于建立起的科研創(chuàng)新機制。
王宜林表示,海洋石油工業(yè)是高投入、高風險、高技術行業(yè)。中海油始終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建立起了近海油氣勘探開發(fā)科研創(chuàng)新體系。“這一理念在深水油氣勘探領域同樣適用。”
中國海油“一個整體、兩個層次”的科研體系建設逐步構建,以科研項目管理為抓手,深度革新、更加完善的科研體制正成為激發(fā)科技創(chuàng)新活力、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的強動力。
“十二五”以來,中國海油的科技工作取得驕人成績。累計獲得國家科技獎勵6項,其中2014年一年內就獲得了3項國家級科技成果獎,獲獎數量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
實力贏得尊重
“只能按指定路線參觀指定位置,不允許隨便走動、不允許停留、不允許拍照,否則立即中止參觀,‘請’出場地!”
這是平臺設計研發(fā)人員2006年在參觀國外船型時的真實一幕。耳邊回響著外方的禁令,項目組成員只能用眼睛看,用心記住每一個能看到的細節(jié)。
站在這個并不愉快的起點上,無論是研發(fā)團隊還是應用團隊,都憋足了一口氣。“尊重是靠實力贏回來的!”第一任平臺經理鄧明川表示。
2009年,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項目組總經理林瑤生發(fā)現,從國外采購的井架上有一個細如發(fā)絲的裂縫。他當即要求打開鍍鋅防腐層檢查。頤指氣使慣了的供應商大發(fā)雷霆,表示這是經過第三方檢驗的世界頂級產品,中方的要求是“雞蛋里挑骨頭”。
林瑤生據理力爭:“如果沒問題,打開鍍鋅層的損失我們承擔;如果拒絕檢驗,這個貨我們就不收了!”
最終,林瑤生在外方同意后打開表層發(fā)現,井架確實存在嚴重質量問題。他說:“如果沒有發(fā)現,中國海油可能要承擔巨額財產損失,甚至井架倒塌,釀成嚴重安全事故。”
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的智能防碰系統能預防1300多種情況下產生的設備碰撞,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司鉆楊毅寧肯用“笨辦法”,將這1300多種情況一一嘗試。
截至2014年底,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已高效完成十幾口千米級水深的超深水井鉆完井作業(yè),平均作業(yè)實效高達96%;作業(yè)水深不斷突破,最大作業(yè)能力已達到2454米,創(chuàng)亞洲最深井作業(yè)紀錄。
以鄭哲敏院士為主任的專家組評價指出,該項目極大地帶動了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及技術的研制與發(fā)展,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你們不僅是中國最先進的,在世界石油行業(yè)你們也是非常棒的!”國際同行如此評價。
2015年1月1日,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又接受新的使命,走出國門遠征東南亞,用事實證明著中國在深海油氣勘探開發(fā)領域的實力。
從引進到輸出
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作為我國首座超深水動力定位半潛式鉆井平臺,不僅擔負著深海資源勘探開發(fā)的重任,而且擔負著深水鉆井人才培養(yǎng)的重大使命。中國海油從一開始就提出“一座平臺就是一所培訓學校”的理念。
中國海油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團隊為了更快熟悉平臺情況,從建造期就開始介入,“邊學習、邊實踐,邊積累、邊沉淀”。
第一任平臺總經理鄧明川介紹說,中國海油先后組織300人次到國外學習深水技術。“大家在集裝箱改造的辦公室里啃外文資料,學習的資料有20多噸重,摞起來能裝滿8個集裝箱。”
第三任平臺經理來宣朝認為,“我們不光要掌握先進的技術,更要有國際化的工作思維,充分理解和掌握國際化的標準和做法,才能算是真正的國際化”。
僅2014年,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已經向陸地、海外和新組建的半潛式鉆井平臺輸出了包括平臺經理、高級隊長、司鉆、水下師等70余名核心崗位人員,人員流動率超過了三成。
通過眾多的海外項目,中國海油掌握了一批與深水鉆井相關的關鍵技術,正在逐步形成中國海油深水鉆井的工程技術體系。
2011年8月,一本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組織編寫的《深水鉆井規(guī)程與指南》問世。這本書從系統工程項目管理的角度出發(fā),對包括鉆前準備、鉆井設計、鉆井作業(yè)、后勤管理、安全應急等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深水鉆井工作予以全方位的指導和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