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愛茉莉太平洋研發(fā)出皮膚藍光阻隔臨床評估法 | 美通社

2020-09-03 15:20

愛茉莉太平洋 阻斷藍光的臨床評估裝置

愛茉莉太平洋技術研究院 Anti-pollution Research Center(抗污染研究中心)研發(fā)出皮膚藍光阻隔臨床評估法。相關論文已刊載于SCI級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美容皮膚病學雜志)》8月18日刊(2020年第19號)。文中內(nèi)容涉及藍光的皮膚有害性確認、臨床儀器開發(fā),以及阻隔劑功效驗證等的相關研究。(論文題目:Clinical evaluation method for blue light (456 nm) protection of skin)

藍光(blue light)是波長處于380~500nm(納米)之間的藍色系光線,在可見光中波長最短、能量最強。藍光長期照射會誘發(fā)睡眠障礙和視力損傷。此外,藍光還能對皮膚產(chǎn)生有害影響,如色素沉著、皮膚彈性降低和水分減少等。但此前并沒有臨床研究能夠具體驗證日常生活中的藍光照射對皮膚產(chǎn)生的有害性。

愛茉莉太平洋技術研究院Anti-pollution Research Center責任研究員Cho Hong-ri查出了對皮膚有害的藍光波長,并開發(fā)出了能在該波長中對藍光阻隔實施臨床評估的儀器。愛茉莉太平洋全新開發(fā)出的這臺儀器能夠呈現(xiàn)出現(xiàn)代人時常被照射的智能手機、電視等人工照明發(fā)出的藍光波長領域,而且能夠精密調整光照強度和時間,從而簡單方便地對皮膚在日常生活可承受的藍光傷害進行臨床評估。

通過運用該臨床儀器進行的實驗,愛茉莉太平洋技術研究院查明了引起皮膚色素沉著的波長456nm的藍光。以此事實為基礎,愛茉莉太平洋進行了實驗,驗證公司研發(fā)并推出的藍光阻隔劑是否能夠實際有效地阻止皮膚色素沉著,還基于測量黑素指數(shù)的變化證明了產(chǎn)品的藍光阻隔效果。

愛茉莉太平洋技術研究院自2017年起,就開始了對藍光的皮膚有害性的研究,還曾在2018年于德國慕尼黑召開的國際化妝品化學家學會聯(lián)盟(IFSCC)上發(fā)表了全世界首個關于藍光阻隔臨床評估法的研究成果。

(美通社,2020年9月3日韓國首爾)